一段职业生涯的总结

近期要从工作了 5 年的公司离开,进入到自己的下一份工作经历。

这 5 年的工作经历中自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改变,最为欣慰的无论于内心,还是客观结果上,这 5 年来收获满满,自觉无愧于心。

千言万语,这一篇作为我这一段职业生涯的反思吧,在一些小的领域上有了新的认知以及变化,有些是我主动去学习和观察所得,有些是本身的环境和自身变化被动去摸索。

对于技术保持既有的尊重,同时更多的去学习非技术的专业领域。

互联网的技术身份让我时刻保持着对于技术的追求,我所认知的工作内容就是:我们都一直在发现问题,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。所谓的成长指的是我们如何发现更大的问题,定义更大的问题,以及解决更大的问题。

初级工程师解决具象化的功能问题,高级工程师解决具象化的项目问题,架构师解决抽象化的领域问题。技术经理解决抽象的协同效率问题。

成长就是是指你能从解决具象问题,到抽象问题的过程。

问题也是有大有小的,多个问题组合起来就会变成抽象问题,因为千丝万缕的联系,以及众多变量在持续变化,会让问题变得难以看清。例如典型的 “组织问题” 就是一个包含制度,资源,事项,甚至个体与个体关系都会引发的抽象的问题。

所以抽象问题不是技术本身可以去解决的,你需要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工具。技术只是其中之一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“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”。

大多数人做技术是因为热爱,所以会陷入“技术自留地”,享受过去经验解决问题的快感。而忽略了技术的工具属性,没有强化学习自己的其他技能。

实际上,从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必须保持自己全面发展综合技能,除了技术,我们应该还需关注:技术嗅觉,定义问题,沟通表达,提炼总结,资源协同,以及管理自己这些能力。

在国内的大环境下,技术性工种的天花板大部分都不是技术本身,而是个人的综合能力。

对于社会经验上,要学会如何从社会视角中观察自己。

我们常会忽略自己的社会经验,但实际上我们身处社会之中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抗拒学习社会经验,社会自然会吊打你。

常见的社会经验就是处事的成熟度,例如是否是否敢于承担责任,是否融洽于职场的千百态之中。这里提供一条检验方式,你在职场中的朋友和敌人各有多少?“把朋友搞的多多的,把敌人搞的少少的”。

多数人会觉得这样太圆滑了,不符合自己的三观。那是因为你只想到了圆滑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。

实际上,尊重每个个体,公平客观的待人大多数时候也可以让你把朋友搞的多多的,敌人搞的少少的。

当然社会经验肯定不限于 “处朋友” 这样的社交场景,但处朋友一定能有效帮助你提升社会经验。

更主要的是,我们要学会如果从社会视角中观察自己。这个社会视角是指主要观察自身的社会属性,大多数和情商相关:心智,经验,观察力,表达,以及克制。

其中 “克制自己” 值得拿出来说一说。我们看待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源于心里最真实的那个自己,而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让内心最本源的自己非常痛苦。这个时候克制自己就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了 —— 你是否可以战胜过去的自己?

要学会始终以组织视角看待团队。

从业开始,我始终强调自己的认知:以团队视角做事。这个认知让我受益匪浅。

回顾这 5 年,许多的事情都是基于这个认知而做的,这也是让我个人完成角色转变,变成团队负责人的关键点。这份工作经历中角色的许多拐点都有这个认知在做支撑,从带领几个人,到带领两条业务线的 30 人团队。

因为我总是强迫自己去使用更高一维的视角去训练自己。

当我是个体的时候,我看团队收益。当我带某一个团队的时候,我看组织收益。

正是这个视角,让许多团队的管理动作,团队问题都会变得十分清晰。而不是在当下的环境中无限抱怨。抱怨从来解决不了问题,解决问题的那个人才是主角。

所以时刻使用一个更大的组织视角来观察自己,一方面会让自己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,给自己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。另一方面是用新的刻度尺来标记自己的位置,从而让自己更具有职场的竞争动力。

对于初心,要愈发的敬重。

简单来说,我们总是会在心中憧憬一个理想化的未来。但随着年龄的推进,社会经验的富足,身体的变化,会让自己憧憬的理想变得越来越模糊。

但它必须得有,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,我们会有无数次的想要放弃,这就是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。理想可以模糊,但必须要有。

保持理想化的最好方式是尊重。不去自我抨击从而让它变得消极,也不能过分憧憬从而跌入深渊,而是尊重。

我个人的理想是希望自己创业,而随着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增加愈发的觉得这件事情很困难,远远超出了自己当下的认知。

但是我仍然会持续以创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心态。虽然认知到当下有许多不足,但这正是我学习与成长的动力。

对于时间和精力,要学会管理自己。

这一点是自己做的最烂的,因为发自心底的热爱事业带来的成就感,所以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。

在工作上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。例如多少的精力用来学习,多少的经历用来糊口,多少的精力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。

工作中,我们会被各种临时事项干扰,实际上是这些事情已经不属于你的控制之中。任何时候,需要有自己的精力分配和时间的管理的节奏。

我们工作中的紧急重要的任务其实没有那么多,大多数时候是精力分配不匀导致。把精力用来解决关键问题。控制事情,而不是让事情控制自己。

然而还有个更大的问题实际上我也并没有好好解决掉,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,这份工作经历中,和家人的沟通越来越少,距离感越来越强,有限的家庭生活中总是怀着补偿的心理。

月有阴晴圆缺,这也是需要自己不断攻克的课题吧。

最后,认清自己是个凡人。也或许是因为自己未到 30 岁,依然保留着年轻人的热血,骨子里仍然憧憬着 “世界为我而造”。正是这份初心,鼓舞着让自己持续追求自我的突破。

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,一张上写着‘我只是一粒尘埃’,另一张则写着’世界为我而造’ —— 犹太谚语


一段职业生涯的总结
https://tasaid.com/posts/cfe1281/
作者
linkfly
发布于
2021年10月13日
更新于
2023年10月30日
许可协议